蛺蝶:大中型的蝴蝶。舞者來回舞動寬大的衣袖,就像是蛺蝶在低空飛行一樣;舞者的紅唇就像是櫻桃一樣可愛。這是贊美舞者的美貌和輕妙的舞姿。這兩句詩,常被人引用來描繪舞蹈。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青山之外還是青山,高樓外仍舊是高樓。從北方而來的人們,每日都在西湖便的樓閣中唱歌跳舞,什么時候才能夠停止呢?

《蠶婦吟》 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聽那子規鳥一聲聲的啼叫,正是四更天氣了,起身來看竹筐里的蠶,十分稠密,只恐怕采來的桑葉,卻要嫌少了。同是這個時候,我不信有什么兩樣? 你看那高樓上,早已掛著揚柳梢頭的殘月,為什么玉一般的美人兒,正在外邊歌舞方酣,還沒有回到家里來呢。

《冷泉》 林洪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這一方澄清的泉水,可潤那詩人的心脾,但水性忽冷忽暖,逐年以來,只有它自己知道的。如果流將出去,到了西湖里面,載著那些歌舞的游船,水就變做了渾濁,回頭一看,竟不像在山時這般清潔了。

《春日雜興》 陸游 小甔有米可續炊,紙鳶竹馬看兒嬉。 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舞時。 官吏們能夠政治清明,不橫蠻,人民便能夠安居樂業,載歌載舞。

《觀祈雨》 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天旱得土地都揚起了煙塵,桑樹枝條上都沒有葉子了,農夫們焦急萬分地吹打著響器到龍王廟去求雨;那些生活在朱門里的富貴人家卻在家里觀賞歌舞,還唯恐天陰下雨使管弦樂器受潮發不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詩句揭露了富豪們只想著自己享樂而毫不顧及農人疾苦的極端自私的心態。

《贈回雪》 李群玉 回雪舞縈盈,縈盈若回雪。 腰支一把玉,只恐風吹折。 如能買一笑,滿斗量明月。 安得金蓮花,步步承羅襪。 舞者舞動輕盈的身姿在舞臺上來回轉動,就像是隨風飄動的雪花一樣。她的纖細的腰肢就像是玉一樣嬌美,恐怕一陣大風就能把她的腰吹折。這是贊美舞者纖細的身材和輕盈回旋的舞姿。7首描寫歌舞經典古詩詞:舞袖低徊真蛺蝶,朱唇深淺假櫻桃。